|
文昌宫 文昌宫,位于沙县区夏茂镇东侧山尾仑山麓,茂溪之滨,是一座宫殿式的古老建筑。清乾隆年间重建,清嘉庆年间重修,清光绪年间再修。现存于文昌宫内“福”字,为乾隆皇帝赐御书。 据史书记载,夏茂人罗英笏(1709-1778年),字榗抡,号茂溪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中武举人。乾隆四年(1739年)殿试赐武探花,点授御前侍卫。乾隆九年(1744年)授云南维西营参将。乾隆十三年(1748年)金川动乱,调任罗英笏前去平乱,金川平定之后,皇帝赐御书“福”字,并提升为贵州定广协副将。因皇帝赐“福”,“崇文尚德”之风在夏茂盛行,文昌宫被视为当地“福”址。 尊师重教之“福”址 时光回溯,明清时期,文昌宫内书声琅琅。文人墨客的诗赋积淀了文昌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让它成为了夏茂古镇文化和智慧的象征。清朝时期,只有相当于秀才以上者才有资格参加文昌宫的一切活动。民国时期,也要小学程度以上的人方可入席。昔时,学文者,在此吟诗作赋;习武者,在此砌磋武艺。每年春秋两季,本地生员要在此举行祭祀活动,激励学子夺魁。如今,人事更迭,世事变幻,文昌宫所推崇的“崇文尚德”却是一代代传承了下来,成了夏茂镇名副其实的“民间书院”,除了学子大考要到文昌宫祭祀外,每年农历二月初三,全镇中、小学、幼儿园师生,学生家长都会齐聚在文昌宫,开展尊师重教日活动,鼓励学子勤奋自勉,学好本领。“民间教师节”活动的开展,也鞭策着当地政府关心重视教育,影响着夏茂镇教育事业的发展。 星火燎原之“福”址 中共沙县特别支部部分成员与进步青年在夏茂文昌宫前合影 |